学习历史的时候,大家或许都会有类似的感受。古代史读来令人热血沸腾台面优配,心中自豪:中国真强大!然而,当谈及近代史时,许多人不禁发出悲痛的叹息:满目耻辱,令人心碎!
中国近代史充斥着屈辱与悲哀,历时一百多年,中国人的尊严屡遭践踏,像被踩在脚底一般沉重。香港、澳门相继沦为列强的殖民地。实际上,建国后不久,早在1976年,葡萄牙就曾提出归还澳门的要求,但条件苛刻。当时正处于养病中的邓小平同志得知此事后,坚决拒绝了对方的无理条件。
说到澳门,最初它并不叫“澳门”,这个地方因盛产蚝而得名“蚝境”。后来,为了让地名更加雅致,才改称“濠镜澳”,体现出一种文雅和含蓄的美感。
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史书里,就已有关于香山县的记载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澳门便被划归为南海郡番禺县的领土,历经晋朝、隋朝等朝代,都有明确的记载。直到南宋时期,澳门正式划入广东省香山县,成为中国版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
展开剩余90%澳门的宗教文化极其丰富多样。除了儒教、佛教、道教等中国传统宗教外,天主教、基督教、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也在这里广泛传播。多种宗教在此和谐共存,表现出宗教多元共荣的独特风貌。
地理位置上,澳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。自17世纪以来,随着贸易往来的增多,澳门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。当地的建筑风格也因此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独特特色,既有东方韵味,也兼具西方元素。
澳门完美体现了中转站与桥梁的角色。它不仅将西方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引入中国,同时也把中国丰富的本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,促进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。中西文化在这里得到了深度融合,推动了人们思想的开放和进步。
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门户,大家普遍认为上海是第一个被租借的地方,但事实上,澳门才是最早被租借的地区。早在明朝中期,澳门便被葡萄牙强行租占,成为葡萄牙的海外据点。
15世纪,葡萄牙率先开展大规模航海活动。自通往印度航线被发现后,葡萄牙垄断了欧洲通往亚洲的海上贸易。16世纪初,葡萄牙进入资本主义社会,积极向外殖民扩张,逐步将势力延伸至东南亚地区。中国这块“大肥肉”引起了他们的觊觎,葡萄牙切断了中国与印度洋的贸易联系。葡萄牙商人甚至冒充官方信使,强行要求与明朝进行贸易。
葡萄牙商队多次请求进入广东进行贸易,但明朝实行海禁政策,予以拒绝。葡萄牙却不顾明令,利用武力强行闯入中国沿海。
他们进入后,贿赂官员,争取进京贸易许可。葡萄牙人在广州纵火掠夺,武力镇压民众,同时派人前往北京谋求官方认可。谈判失败后,他们更是使用武力进攻。明朝海军的强大防御让葡萄牙屡屡碰壁。即便葡萄牙勾结海盗,频繁骚扰浙江、福建沿海,最终也没能如愿以偿。
经历多次失败后台面优配,葡萄牙意识到,尽管自身兵力强大,但明朝国土辽阔、人口众多,且离葡萄牙遥远,单凭武力难以稳固立足,政治手段才是明智之选。
1553年,葡萄牙商人换了面孔,重新以“友好”的姿态出现在明朝,来到澳门。
葡萄牙人花钱贿赂海运副使汪柏,并谄媚道:“我们的商船遭遇风暴,需要上岸晾晒货物,愿意支付租金,请您多多关照!”看似合情合理的请求,实际上为葡萄牙暗中租借澳门打开了方便之门。
1572年,贪婪的葡萄牙人进一步扩大租借范围,依然利用贿赂官员的手段,将年租金定为500两白银,从此公开将澳门作为自己的租借地。
清朝初期,葡萄牙企图继续扩张澳门的租借范围,但清政府强硬拒绝。由于清朝康乾盛世国力强盛,葡萄牙未敢轻举妄动。直到鸦片战争后,清朝国势衰败,葡萄牙开始放肆,认为时机成熟。
1847年,葡萄牙殖民当局在澳门进行大规模军事建设,碉堡上悬挂葡萄牙国旗,公然挑战中国主权。然而当时的清政府已无力反抗。葡萄牙殖民者无视中国人民,为修建道路,强行迁移七百多座坟墓,未迁移者的祖先遗骨被无情抛入大海,引发中国民众极大愤怒。
葡萄牙军官亚马留是这场事件的主要责任人。中国民众恨不得立刻将其处死,但自负的亚马留轻视中国人民,不认为他们敢轻举妄动。
然而,有一位名叫沈志亮的村民,他的祖坟被毁,怒火难以抑制。暗中联系了七位同样遭遇的青年,策划刺杀亚马留。
经过调查,众人发现亚马留喜欢骑马,每天骑马往返于总督府与关匣之间,随从寥寥无几。此时发动袭击正是绝佳时机。
沈志亮带领八人乔装成商人,潜伏路边,并准备了火枪,等待亚马留上钩。
当天,亚马留骑着高头大马上路,沈志亮等人假装逃税商人突然转身逃跑。亚马留见状呵斥,却未中计,开枪追击,最终被击中马匹摔下马背。
藏身林间的刺客见状台面优配,迅速冲出,将亚马留乱刀砍死。大名鼎鼎的“独臂屠夫”就此身死异乡。
亚马留的随从赶来时,只见主将尸体,震惊不已。葡澳总督府认为此事是对葡萄牙统治的严重挑战,立即要求广州府抓捕凶手。
害怕葡萄牙报复的广州府迅速行动,沈志亮为保护乡亲,主动投案。清政府为自保,迅速将沈志亮处以极刑。
此外,为了安抚葡萄牙,澳门土地被强行收归,主权逐渐丧失,澳门彻底成为葡萄牙殖民地。
葡萄牙占领澳门后,并未止步,1952年竟公然在澳门边界向大陆炮击,连续5天进行挑衅。
当时的中国政府已是新成立的人民政府,非昔日腐朽无力的清朝可比。新中国成立,人民站了起来,绝不容忍这种挑衅。
原本大陆与澳门边界清晰,中葡双方均自觉遵守,但1952年7月,葡萄牙士兵挑衅边界,推木马越界,大陆守军警告无效,双方爆发半小时枪战。
葡萄牙军方趁机炮击拱北地区,炸毁民房,意图扩大地盘。大陆军民一边还击,一边组织撤离进入备战状态。毛主席领导下,中国军队决心严正回应: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;但若对方踩线,绝不手软。
交战持续五天五夜,双方势均力敌。澳门因土地狭小,供应受限,物价飞涨,民众恐慌。葡萄牙政府压力大增,最终决定与大陆展开谈判。
有人建议继续封锁,以惩罚葡萄牙,但叶剑英冷静指出,澳门同胞是中国人,不能因惩治葡萄牙而让自己的兄弟姐妹受苦。
大陆提出三项谈判条件:禁止类似挑衅;书面道歉;赔偿损失。这三条底线本应得到尊重,但谈判异常艰难。
葡萄牙不愿道歉,不愿赔偿,显然无诚意。中国方面则表示,若能坦诚解决,有利澳门稳定发展。
经过17次谈判,葡方最终递交道歉书,并同意赔偿,向世界展示了新中国的坚强与尊严,不再是任人欺辱的“东亚病夫”。
然而,葡萄牙仍不安分。1966年11月,澳门群众为修建小学,多次申请被市政厅拖延。无奈之下,村民自发动工,却遭葡澳当局警察阻挠,爆发激烈冲突。
葡警暴力镇压,致30多人受伤,5名教育工作者被抓,声称送往葡萄牙服刑。民众愤怒,举行示威游行,葡警使用高压水枪和催泪瓦斯镇压,甚至开枪射杀,造成11人死亡、300余人受伤。
12月5日,全澳门学生联名致信葡澳当局,要求严惩凶手、赔偿损失,并承诺不再发生枪击事件。群众号召起来共同抗争。
葡澳当局无视诉求,拒绝妥协,华人开始大罢工,抵制葡萄牙商品,同时请求祖国支援。
此事激起全国愤怒,广东省有关部门介入谈判。葡澳当局不情愿应谈,中国政府在澳门附近海域展开军事演习施压。
深知一旦冲突必败的葡澳当局,在大陆压力下最终接受学生要求。
1974年4月25日,葡萄牙“康乃馨革命”爆发,旧政权崩溃。新政府宣布将海外殖民地主权归还本土。
葡萄牙主动联系中方,欲归还澳门。多数人欣喜若狂,觉得不费吹灰之力便能收回澳门。但邓小平同志察觉其中猫腻,细致谈判后发现,葡萄牙意图归还主权,却保留自治权,实质上并未真正回归。
邓小平坚决要求主权与自治权必须一并归还,绝不接受任何附加条件。
随后,邓小平推行改革开放政策,中国国力迅速提升,彻底摆脱过去的衰弱。1999年12月20日,澳门完整回归祖国怀抱。葡萄牙国旗缓缓降下,象征着中国人民曾遭受的欺凌成为历史,中国伟大复兴的步伐正稳步前行。
历史继续书写辉煌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大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